为加强各大学科技园交流和学习,及时推介一些典型,由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办的“走进大学科技园”系列宣传报道启动以来,受到各成员单位的广泛关注,投稿十分踊跃。今天推出的是第5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
园区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教优势和杨凌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建立起来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国家首批认定的22个大学科技园中唯一的农科类大学科技园。2000年11月挂牌成立,2001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3年7月成立了科技园运作实体杨凌农林科大科技园有限公司。2014年12月加入泛西北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
科技园孵化区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按照原国务委员陈至立视察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时提出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的指示、坚持校区融合、开放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地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实际,充分发挥农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国务院国函【2018】13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的精神,科技园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实现与示范区创业中心的融合,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认证、平等对待”的互动机制,建立起了“大学+科技园+试验站+地方政府科技部门+示范户+千家万户”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模式,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做出了新的贡献。
白水苹果推广
大学生创新创业
实施区校融合战略,服务科研人员和大学生两支创新创业主体力量,帮助入驻企业与我校开展技术合作,进行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促进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杨凌科技的影响力。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培训
杨凌知君菌业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1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由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两名85后大学生创立,主要从事食用菌及微生物发酵工厂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设备研发与制造,食用菌种植及微生物发酵技术推广,依托我园导师专家教授的指导,食用菌组培技术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为陕北、渭南、甘肃、新疆等企业提供先进的食用菌组培技术。2018年依托杨凌示范区自贸片区的政策叠加优势把食用菌技术卖到了老挝,与老挝农林部、财政部直属国有企业S.A.S公司签署的食用菌技术、产业合作协议,就老挝国家食用菌产业规划、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产品贸易等方面进行商议并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合资在老挝首都万象投资300万美元,建设一座现代化食用菌工厂。目前工厂已经进入了初期建设阶段,工厂需要的设备也正在杨凌进行生产。2019年双方还将合作筹建老挝亚热带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满足老挝国内40%的食用菌市场需求。
杨凌秾福农牧科技公司2016年7月注册成立,主要向牧场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解决中小牧场管理人才缺乏、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公司核心创业团队5人,其中3人毕业于我校动医学院;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以我校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并与国内一线团队合作开发出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拥有营养、管理、繁殖、兽医等核心生产实用技术。2018年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发的奶牛智能疾病发情监测仪得到了社会认可。在河北省172家牧场智能信息化的招标中中标54家,安装金项圈的牧场数70多家、销售3万余台。2018年销售额670万元。2018年获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二等奖、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优秀奖。与美国达农威、新希望集团等,达成了战略合作。
猕猴桃成果转化
一带一路辐射
以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为目标,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在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站,组织多学科专家开展全产业链科学研究、技术示范,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信息服务。
通过“大学+科技园+试验站+地方政府科技部门+示范户+千家万户”农业科技传播途径和技术推广转化辐射模式,在国内15个省(区)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建立了27个试验示范站和46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形成了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及中亚的试验示范站体系。先后实施各类推广项目300余项,转化各类技术200余项,推广应用新品种50余个,新增经济效益500多亿元。得到当地政府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引领了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眉县猕猴桃通过技术示范的引领与带动,规模从8.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30万亩,总产值4亿元增加到29亿元。西农979小麦新品种,通过建立示范园的孵化与推广,使该品种在黄淮麦区年均种植面积从不足300万亩,增加到1100万亩,成为黄淮麦区四大主栽品种之一。
苹果推广